衲僧命脉顶门眼,点著无端头角生。
犹幸家园田地稳,得深耕处且深耕。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上一点下两点牛》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心月。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衲僧命脉顶门眼,
点著无端头角生。
犹幸家园田地稳,
得深耕处且深耕。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牛为象征,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作者通过衲僧和牛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思考和领悟。诗中提到的“命脉顶门眼”指的是牛的角,暗喻人生中的关键之处。诗人认为,角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然而,作者认为自己仍然有幸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园和田地,这使他欣慰。他明白,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中,他才能够深耕,实现自己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比喻牛的角,作者传达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无法预测性。诗词以衲僧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稳定基础的珍惜。牛象征着坚韧和勤劳,而作者则通过牛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努力和奋斗的信念。诗人表达了他要在稳定的环境中深入耕耘,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决心。整首诗词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它鼓励人们珍惜现有的条件,努力奋斗,深耕不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白首名郎有几人,双旌昼锦不如君。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轻挂晓云。极浦仙舟烟澹澹,高秘郡阁叶纷纷。政成更与他州别,从古宜阳重艺文。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