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都城客,传闻召节驰。
深期遂披睹,得以叙乖离。
竟复参差是,空成怅望兹。
外台知不远,匹马敢言疲。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呈林子方运使四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去年离开都城成为旅客的经历,向林子方这位朋友述说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苦乐离合之感。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呈林子方运使四首
去年都城客,传闻召节驰。
深期遂披睹,得以叙乖离。
竟复参差是,空成怅望兹。
外台知不远,匹马敢言疲。
译文:
去年我离开都城,有传闻说你被召唤而匆忙启程。
我深深地期待着能够相见,以便述说我在离别中的伤感与离合。
然而事与愿违,结果却是交错纷乱,我只能空悲地望着远方。
外台之上的你也知道我离你并不遥远,但我仍然骑着疲惫的马勇敢地表达。
诗意与赏析:
《呈林子方运使四首》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离开都城的经历和与林子方的情感交流。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苦乐离合之感以及对友情的思念和期待。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自己去年离开都城,听闻林子方被召唤而匆忙启程,使得作者在心中萌生了相见的愿望。通过使用诗中的"传闻召节驰"这一描写,表现了林子方的重要身份和他匆忙奔波的形象。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深深期待与林子方相见的心情,希望能够倾诉旅途中的种种离合之感。"深期遂披睹,得以叙乖离"这两句诗将作者对友情的期盼与表达心情的愿望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表达了作者遗憾和失望之情。"竟复参差是,空成怅望兹"这两句诗以短小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事与愿违的失望和望而不见的心情。通过"参差"和"怅望"这些描写,作者传达了自己对与林子方相见的渴望与无奈之情。
最后,作者在诗的结尾以"外台知不远,匹马敢言疲"这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离林子方不远,但仍然坚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疲惫和心声。这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奔波旅途的辛劳,也突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坚持。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明确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念、渴望和失望,同时也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斯言诚虚筌,遮眼漫盈纸。冷暖当自知,此味如饮水。谁肯落骄荣,还来共枯悴。待渠转船头,著力与风值。最怜气炎炎,可上不可下。青天与白日,信有覆杯夜。空林鸟雀喧,村巷牛羊窄。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门客。客来踏青苔,曳杖入林薄。只许老梅官,谓我门无杂。我贫无娱客,相视
意恶心顽烟火生。口张舌举是非生。伤人害己过潜生。辩者自然为不善,善人不辩善芽生。无争上士得长生。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