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淮南王左相,开门下士日忘飡。
入幕许谁延铁笛,备员寻客奉铜盘。
长绦掣去饥鹰饱,故道归来老马寒。
若问东维上书者,五湖今把钓鱼竿。
《赠王左丞(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淮南王的左丞王相的风采和品德,以及他在官场中的才华和忠诚。
诗意: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王左丞的赞颂和钦佩。王相不仅开门迎接下级官员,而且经常忘记自己的就餐时间。他在宫廷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王的左丞相。他喜欢吹铁笛,每次入朝都会带上铁笛,以此表达他对职责的承诺。他精心准备食物,亲自寻找客人并亲自奉上铜盘。他对待饥饿的鹰给予同情和怜悯,而老马在他归来时却饱受严寒。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的语言展示了王左丞的高尚品德和为官的才能。王相不仅以其聪明才智和忠诚赢得了淮南王的信任,还展现了他对待下级官员的尊重和关心。他不计较个人的吃饭时间,而是以服务他人为重。他对待饥饿的鹰的描写显示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之情。他对老马的关怀也表明他对待他身边的生物都充满了温情。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王左丞的事迹和个人魅力,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他的品行和为官的风范。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注重实事求是和生活的真实性。
诗中的五湖把钓鱼竿的描写可能是对王左丞的另一种赞美。五湖指的是中国的五大湖泊,暗示王左丞以渔父之姿,以平凡而质朴的方式处理政务。这种形象的构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美。
总之,《赠王左丞(二首)》是一首赞美杰出官员的诗歌作品,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王左丞的品德和为政的风范,同时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写实特点。
木落山转空,景驶寒亦早。百草无愠容,低头就枯槁。形生复形化,安用置怀抱。千古丘跖分,所论非寿夭。
毛如霜雪眼如朱,耳角方齐三尺馀。状异不将耕旷土,性驯宜用驾安车。水边牧处龙能扰,月下牵时兔可驱。从此洛阳图{左巾右登}上,丹青人更著功夫。
山雨冥蒙久未晴,袖中长笛为君横。一声吹破浮云色,归去呼船载月明。
电激河翻白雨飞,青烟紫雾落斜晖。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牵客依。
危栏真可倚,极目尽高原。双堠驿边道,孤烟山下村。高风生树响,寒水落溪痕。坐见斜阳尽,归鸦满翅昏。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源毛绝远劳。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