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白马渡,落日山阳村。
是时无霜雪,万时砚奔奔。
外旃吹已爱,内纩冰不温。
吹马马欲倒,吹笠任飞翻。
不见行路人,但见草木蕃。
忽看野烧起,大焰烧乾坤。
声如震雷震,势若江湖吞。
虎豹走散乱,麋鹿不足言,夜投野店宿,无壁亦无门。
此行值三厄,幸得躯命存。
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昔游诗》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天气中骑着白马穿过山阳村的景象。诗中表现了冬天的严寒和荒凉,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幻和磅礴之势。
诗词的中文译文:天寒时,我骑着白马渡过了山阳村。这个时候,没有霜雪,只有千万个砚台飞舞。外面的旗帜已被风吹得翻飞,里面的冰砚却依然冰冷。吹奏的号角声让马都快要倒下,吹动的帽子随风飞扬。看不见行人,只看到茂盛的草木。突然看到野火燃起,大火烧遍天地。声音震动如雷,势头如同江湖涌动。虎豹四散奔逃,麋鹿不足为奇,夜晚投宿在野店,没有壁垒也没有门。这次旅行经历了三次危险,幸运地保住了生命。明天一早去见老姊,斗酒以招引她的魂魄。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昔游诗》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冬天旅行的艰难和孤寂。诗中寒冷的天气、苍凉的山村、飞扬的砚台和火光四溢的野火,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壮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冬天严寒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无情。诗中的马、帽子、行人、草木等形象,都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和视觉效果。
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思考。作者经历了几次危险,但最终保住了生命。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威力和不可预测的冒险时,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助,同时也体味到了生命的宝贵和坚韧。诗的结尾提到与姊妹相聚,通过斗酒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庆祝。
总之,《昔游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命运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寒冷孤寂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呈现出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姜夔的个人风格。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