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尸素尝多暇,未放秋风变楚颜。
一梦别离抛白水,三年端的守青山。
野鸡避鹘遮雏去,沙翮衔鱼趁母还。
纵有乱愁消遣尽,淡云残日共人闲。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弼创作的《浣沙秋日五首》。以下是我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浣沙秋日五首
自惭尸素尝多暇,
未放秋风变楚颜。
一梦别离抛白水,
三年端的守青山。
野鸡避鹘遮雏去,
沙翮衔鱼趁母还。
纵有乱愁消遣尽,
淡云残日共人闲。
中文译文:
我自怀愧,常常有闲暇之时,
却未能迎接秋风改变我的颜色。
一阵别离的梦,把我抛向白水之中,
三年来,我坚守着青山的风貌。
野鸡躲避着鹘鹰,护送着幼雏离去,
沙翮鸟衔着鱼,趁母亲归还。
即使有烦恼和忧愁,也将消遣一空,
淡淡的云和残阳,与人共享宁静时光。
诗意:
《浣沙秋日五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的景色中,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并展示了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和景观。诗人自称"尸素",意指自认为平凡无趣,感到愧疚。他在闲暇的时候,却未能领略到秋风的变化,这可能暗示了他对自身的懒散与未能珍惜时光的自责。诗中还描述了一个梦境,表达了离别之苦。然而,诗人在青山之中守望已有三年,展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执着。诗的最后,通过描写野鸡和沙翮鸟的行为,以及淡云和残阳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宁静安逸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时光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对自身状况和自然环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境遇的自责,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安逸的情感。诗中的野鸡、沙翮鸟、淡云和残阳等形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意,使诗词更加生动。整首诗写景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清静、宁和之感。它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又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美景,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思考和共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生计何曾问有无,心安便是邵尧夫。搀春菜奉清饕味,耐冻梅呈本相癯。闭户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壶。终朝幸自无他事,忽听儿童报索租。
皇都春早,正媚景霁色,融和时候。宿霭初收,祥烟新布,桃李满林惟绣。挺生圣朝哲辅,风采独居人右。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眷厚知已久,近辅名藩,符竹频分剖。一节趋朝,神京作镇,高掩昔年贤守。芝检异恩才下,玉笋清班须簉。寿龄远,与湖册同永,松椿同寿。
异果乘秋熟,分来道路长。缄封湘箧重,题咏剡藤光。气蓄西河润,山围大谷凉。龙须初引水,马乳晚经霜。衣薄轻铅粉,包圆小紫囊。膏腴凝绀液,甘酢溢云浆。蔗浥含余润,醅浮带旧香。药经难仿佛,画笔漫形相。泾洛宜秦土,汾岚利晋乡。鳞差分万叶,珠实缀千房。楚瑞惭萍实,江奴
四壁空空长物无,松风之外复何须。竹夫人爽夜当直,木上座癯新给扶。老去云山空跌宕,秋来风月不支吾。何人能败吟诗兴,自在成章不欠租。
十年江浦卧郊园,闲夜分明结梦魂。舍下烟萝通古寺,湖中云雨到前轩。南宗长老知心法,东郭先生识化源。觉后忽闻清漏晓,又随簪珮入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