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扁舟访安道。
许玠,字介之,原籍河南襄邑(今河南睢县),宋室南渡时徙居湖南常宁,遂落籍。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8~1230)进士。
许玠(生卒不详) 字介之,原籍河南襄邑(今河南睢县),宋室南渡时徙居湖南常宁,遂落籍。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8~1230)进士。端平(1234~1236)中,任衡州户掾。曾参军事,人称其智略纵横。与当时名士乐雷发、魏了翁、刘克庄、戴复古等交游甚密,均有唱和。告归后,定居常宁县东乡东溪之滨,建誉文堂为讲学著书之处,时人称之为东溪先生。著有《誉文堂诗稿》。
《句》是宋代许玠创作的一首诗词。根据提供的内容,这是一首简短的诗句,下面是我对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办扁舟访安道。
诗意:
这句诗意蕴含着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表达了诗人不愿劳心劳力,不愿乘坐扁舟去拜访安道的心情。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和烦扰。
赏析:
这首诗词只有一句,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了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扁舟"象征着繁忙的社会生活和纷繁复杂的世界,"安道"则代表着宁静和安逸。诗人不愿意打扰自己的宁静生活,拒绝了世俗的喧嚣和烦恼。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们对清静自在生活的追求。它呈现了一种对烦扰和纷争的回避,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心态。这种心境在宋代文化中被广泛倡导,被视为一种高尚的生活追求。
总之,许玠的这首《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们对清静自在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万里向南湘,孤舟入桂阳。诸侯迎上客,小吏拜官郎。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看承雨露速,不待荔枝香。
崇禋已备,粢盛聿修。洁诚斯展,钟石方遒。
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未霜林吉赤,新雨野风清。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三湘风雨五湖春,万里相思一病身。能向此中魂不断,更无愁处可愁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攲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芝书催觐已多时,底事归班似懒归。诸老正缘无定说,先生只得暗知机。柳花樽俎春千点,竹屋云山绿四围。东甽东边行乐遍,不妨款曲上黄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