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吾家入道门,无说说中闻不闻。
步步透关田地稳,须弥{左足右孛}跳撞昆仑。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加颂蜀僧雪颂》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蜀地僧人雪颂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蜀地僧人雪颂的修行境界和精神风貌。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雪颂的赞美之情,称赞他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诗中提到雪颂总是谦虚而不张扬,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修行上,他都能超越凡俗之言,专心致志地追求佛法的真谛。他脚步稳健地穿越各种困难和考验,就像是在须弥山上自由跳跃,展现了他的修行境界和内心的坚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的比喻,将雪颂的修行之路描绘得生动而又富有诗意。作者通过对雪颂的赞美,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敬佩之情。诗中的"无说说中闻不闻"表明雪颂不以言辞来炫耀自己的修行成就,而是默默地行走在佛法的道路上,潜心修行。"步步透关田地稳,须弥左足右孛跳撞昆仑"则形象地描述了雪颂修行的稳健与超越,以及他在佛法境界上的卓越表现。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雪颂的敬佩和对佛法修行的推崇,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者坚持不懈的崇高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蜀地僧人雪颂的敬佩和赞美之情。通过对雪颂修行境界和精神风貌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者坚持不懈的崇高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萧艾秽群芳,草木纷零落。梅花我辈人,例合束高阁。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朝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