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一去渺无踪,落日孤云为惨容。
溪绕练光秋更白,黛横山色晚尤浓。
细看风物曾经眼,深达根源自点胸。
寄宿僧寮清不寐,一轮明月挂枯松。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喻存道二首》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神龙一去渺无踪,
当神龙一去,它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
The divine dragon has vanished without a trace,
落日孤云为惨容。
夕阳下的孤云变得凄凉。
the lonely cloud under the setting sun wears a desolate expression.
溪绕练光秋更白,
溪水环绕着山峦,秋天的景色更加明亮,
The stream winds around the mountains, making the autumn scenery even brighter,
黛横山色晚尤浓。
山色与墨玉色相交,晚霞更加浓烈。
the dark mountains blend with the hue of ink, and the evening glow becomes even more intense.
细看风物曾经眼,
细细观察,曾经的景色历历在目,
Carefully observe, the past scenery vividly lingers in the eyes,
深达根源自点胸。
深深感悟其根源,触动内心。
profoundly understanding its origin, stirring the heart.
寄宿僧寮清不寐,
寄宿在僧寮中,清澈而不安眠,
Taking shelter in a monastery, tranquil yet unable to sleep,
一轮明月挂枯松。
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枯松上。
a bright moon hangs on a withered pine.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自然现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神龙和孤云象征着变幻无常的事物和寂寞凄凉的情感。溪水环绕山峦和山色与墨玉色相交的描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深沉。诗人通过观察风物,深入思考事物的本源和内在含义,以此触动自己的心灵。最后,诗人在僧寮寄宿,清澈而不安眠,描述了内心的宁静与不安的并存。明亮的月亮挂在枯松上,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寂寞和诗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交融。读者可以通过品味诗词中的景色描写和抒发的情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领悟。同时,诗中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也启发人们去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从中寻找智慧和启示。
一点天根动处微,已令万物受春熙。欲知消长从来意,便是人心善恶机。
事业参亭毒,人才兆废兴。百年争凤睹,一遇慨河澄。手到无盘错,旁观有级层。夜来春梦好,先已上觚棱。
草堂人远只存诗,几席临风入咏思。文印幸传同谷谱,祖灯犹照曲江碑。濡毫省闼春霖足,立马君门夜漏迟。憔悴江南老词客,柳边曾挹汉威仪。
抗章襆被岂公难,已说高风立懦顽。客路莫嫌河畔草,直庐须爱道家山。秋生莲浦船初泛,春满茶溪骑趣还。却访故人西府旧,定烦书札堕田间。
才名四纪蔼簪绅,王谢风流信绝伦。云路旧游群玉府,山城初见谪仙人。八龙漂泊知余几,三爵追随莫厌频。此会未应轻作别,梅花且醉腊前春。
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浩如太仓粟,宁复数以粒。纷纷渔舟子,疑若挽可拾。横湖沉密网,脱漏百无十。虫虾杂鲂鲤,骈首吐微湿。小人利口实,刀机污鳞鬣。鲲鲸亦狼狈,风雨移窟宅。玉渊有神祠,变化在嘘吸。胡宁饱羶香,忍视万鱼急。幽潜不足恃,感叹百忧集。寄谢漆园吏,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