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云,五里不同雨。
天台白茫茫,乃尔多肺腑。
人言蛟友神,象类可以取。
蛇虫当此时,行路谁敢侮。
飞腾信有术,忍待号者苦。
咄哉神禹功,浩荡流万古。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观村中祷雨三首》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这首诗以写实手法描绘了村庄中祈雨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待和对神灵的崇敬。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里的天空云朵不尽相同,五里的雨水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整个天台山都笼罩在白茫茫的雾气之中,这雾气仿佛渗透到了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人说蛟龙与神灵为友,大象和其他动物也可以被神所驾驭。而蛇和虫类在这个时刻展示出了自己的威严,谁还敢轻视它们呢?它们飞翔而起,显示出了它们超凡的本领,但又忍耐着等待那些嘲笑它们的人遭受痛苦。啊,禹王的功绩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宏大的洪荒之力流传至今。
这首诗通过对村庄中祈雨景象的生动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云雨变化和天台山的白雾,形象地表达了天候的多变和神秘。作者以此来表达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提到的蛟龙、大象和其他动物,象征着神灵的存在和其对自然界的掌控力。蛇虫在这个时刻展示出的威严和力量,使人们不敢小视它们。最后,作者提到了禹王,赞颂了他治水的功绩,将其与洪荒之力相提并论,彰显了禹王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这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以多样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对神灵的崇敬,以及对禹王功绩的赞颂。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微妙联系。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共沾人日醉,那谓客程分。早树呼莺友,晴沙恋雁群。梦交南北路,情作去留云。管取秦淮柳,连枝好赠君。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假馆惭何补,叨邻卜偶从。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饮啄同。眼前无此屋,风雨忆帡幪。
瞻彼南山,有札有枞,维叶逢逢。君子之燕,管丝嗈嗈,奏鼓隆隆。自堂徂庭,上下肃雍,靡有不恭。君子万年,令德高明,高明有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