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熨秋竹,一帘捲霜藤。
山风长夜寒,兀兀挑青灯。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题素庵壁间六首》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枯树、秋竹、霜藤、山风、夜寒和青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枯树熨秋竹,一帘捲霜藤"以大自然的景物为表现手法,展示了秋天的景象。枯树和秋竹代表了季节的变迁,而一帘捲霜藤则描绘了霜藤在秋风中摇曳的样子。这些景物的描绘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静谧和凄美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山风长夜寒,兀兀挑青灯"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山风长夜寒的描绘表达了孤独和寂寞,而兀兀挑青灯则暗示了诗人在深夜中的思索。这些细腻的表达使得整首诗词散发出一种忧郁和寂静的意蕴。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季节、寂寞和思索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忧伤和寂静的情绪。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凄美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也可以引发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