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田尺地可长久,此雇刘郎却未传。
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寄张仲符时得乌石冈地二首》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裘万顷在乌石冈地上种植寸田尺地,表达了对小而美的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张仲符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寸田尺地可长久,
此雇刘郎却未传。
他日驭风蓬岛去,
谩留陈迹在山巅。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虽然只有寸田尺地的小小土地,却可以让人享受长久的幸福。裘万顷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种植,但他的努力和智慧并未被后人所传颂。他想象着将来的某一天,他会搭乘风的翅膀,离开这片土地,前往蓬莱仙岛。然而,他心中怅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留下了他在山巅的足迹。
通过这首诗词,裘万顷表达了对小而美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他将寸田尺地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认为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享受幸福。他并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而是希望能够过上简朴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词在意境上通过对寸田尺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的融合的向往。作者以乌石冈地为背景,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到这片土地中,通过描述自己的留念和希望,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小而美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渴望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适远能忘别,冲行敢惮泥。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雨后妨梅步,风前对竹题。因公动高兴,忆我旧幽栖。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一叶飘丹,乾坤独露。万缘泯迹,法界全彰。沩山水牯牛,大雄白额虎。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虽然借路经过,拶著扶篱摸壁。
未许同交死,全身报国仇。太阿飞出匣,欲取贾充头。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