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恨入青楼,满目春容总是愁。
杨柳织成丝万缕,凭谁裁作翠茸裘。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矮斋杂咏二十首·春思》是宋代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吹着我满腔的愁思飘入了青楼,看着四周的春景,依然心中充满了忧愁。像是用杨柳织成了一缕缕细丝,又有谁能将它们裁剪成翠绿的茸茸软衣呢?
诗意:
这首诗以春思为主题,通过描绘春风、青楼、杨柳等春景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忧郁。诗人通过春风吹进青楼,映照出周围美丽的春景,但他的内心却无法摆脱忧愁的困扰。杨柳织成的丝绸象征着春天的柔美和细腻,然而,诗人的忧愁却无法被改变或解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忧郁情绪。通过对春风、青楼、杨柳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春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诗中的“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青楼”则代表着纷繁的世俗与烦扰。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
诗中的杨柳织成的丝绸,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忧愁和烦恼转化为柔软和美好的事物,以减轻内心的困扰。然而,诗末的疑问“凭谁裁作翠茸裘”表明诗人的无奈和无法解脱的境地。这种情感的反差和矛盾,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沉、忧郁的情绪。
《矮斋杂咏二十首·春思》以简约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困扰,同时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矛盾情感。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词在短短的几行里展示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洛阳牡丹隔万里,棘荒姚魏扶不起。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滕酒。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
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晴来海色依稀辩,醉后乡愁积渐微。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日将先圣诗书教,暂作文翁守郁林。
月宿南斗穷何遣,爬沙脚手钝可咍。一生冰清但糠粃,两鬓雪白独尘埃。达人疑剑未免按,夷途荐毂谁当推。公乎行矣断国论,能忘料理忍穷枚。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更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