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
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安乐泉这上午憩》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
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竹有风、道士无事的景象。诗中提到"诸公",指的是世俗的事务和纷扰,暗示了这位道士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认为不必对这些俗事过于在意,就像眉毛般纠结不休。他认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悠闲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修竹婆娑的姿态那样。诗人反思三年以来的所作所为,并认为这段时间的经历远远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一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应该经得起百年的考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道士安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越。修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宁静和自由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比"诸公"和"眉"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冷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诗句"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则突出了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表达了他对时间和价值的思考,认为真正的价值应该是经得起百年考验的。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意味深远的语言,表达了对超脱尘俗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纷扰的生活态度,寄托了诗人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静谧自然的景象和对世俗的冷眼观察,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超然世俗的境界,使人们反思人生的本质和追求。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帘幕明残照。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一样檀心半卷舒。淡黄衫子衬冰肤。细看全似那人姝。枕里芳蕤薰绣被,酒中余馥溢金壶。不须频嗅惹罗裾。
晴霞冠领朝红洁,新涨连空晚绿酣。惆怅春风倦游梦,木兰亭上望淮南。
寺巧蟠山背,池圆印寺前。连筒泉落罋,如镜地无砖。茗苦苛留客,僧淳懒说禅。使君期不至,一宿笑无比缘。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睡起珊瑚枕,微风度屟廊。芙蓉□最叶,翻水洗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