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
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
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安乐窝中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安乐的窝中吟唱,
春天从未缺少,
山翁乘坐小车来去。
水边绿柳摇曳,
花外有芳草堤。
明快的眼睛观赏着三月的景色,
康强的身躯历经了四朝的时光。
在凤凰楼下,天津的边上,
仰望着风,倒着载回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描绘了一个恬静而愉悦的场景,诗人在安乐的窝中吟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山翁乘坐小车来来去去,显示了生活的安逸和舒适。水边的绿柳和花外的芳草堤给人以宁静和生机的感觉。诗人用明快的眼睛观赏着三月的景色,体验着四季的变迁。他的身躯康强,历经了四朝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岁月流转的领悟和坚定的意志。最后,诗人仰望着风,倒着载回家,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安乐窝中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宜人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山翁的出行、水边的杨柳和花草堤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的明快眼睛观赏着三月的景色,意味着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对时间的流转有着深刻的领悟。诗人经历了四朝的岁月,但他的身躯依然康强,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诗中,诗人仰望着风,倒着载回家,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光的珍视。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书君己不中书,椎钝无心费指呼。别有管城堪任使,从教骂作笔头奴。
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远烟凝翠晶。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轻。意适本非说,含毫空复情。
故里泉声不可闻,携琴相约鲍参军。山瓢只系经行处,落叶这山好觅君。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危巢畏风急,绕树觉星稀。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倘游明镜里,朝夕动光辉。
茅屋烟升正早炊,覆墙高柳涨新枝。飞绵莫便沾泥去,旧爱疎篱雪下时。
小楼才受一床横,终日看山酒满倾。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