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灞岸》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主要描写了山东地区在当时频繁的遭到侵袭和战乱的景象。
诗词内容是说山东今年被敌人频繁侵袭,许多地方冤魂在哭泣,虏骨遍布战场。诗人倚在灞水桥边,眺望着华表,想起平时的二月,皇帝会进行东巡。
中文译文如下:
山东今年频繁的战乱,
几处冤魂哭泣在虏骨的尘埃中。
我倚在灞水桥旁的华表旁,
平时的二月,皇帝会到东巡。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东地区频繁的战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破坏的忧虑。诗中的冤魂哭泣和虏骨铺满的战场,充满了悲凉和恐惧。而诗人倚在灞水桥旁的华表旁,又想起了平时皇帝会进行东巡的二月景象,对比之下,更加强调了当下的战乱和破坏。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破坏,诗人呼唤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这是李商隐擅长的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忆初向关中,触热事西走。淋漓汗征衣,早夜犯星斗。欢然赴所知,辛苦复何有。主人喜宾至,相见劳杯酒。誓将效毫发,聊以塞所厚。遇事因辄言,何尝计从否。平生性坦率,间或忤交友,是非长安城,侧身避谗口。彼奸乘其前,吾虑亦已后。二叔诬周公,三人惑曾母。青蝇乱黑白,视洁
壑源春色起云阿,拂拂轻尘柘罗。骑火已惊官焙早,注汤还斗乳花多。清风两腋添诗兴,红日三竿战睡魔。燕颔未能飞食肉,腹中藜苋且摩娑。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上公揶事,进退弥恭。庶品岂洁,令备肃雍。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松舟桂楫。苕_溪头别。秋后雨,春前雪。书凭湖雁寄,手把江蓠折。人未老,相看元似来时节。芳草鸣__。野菜飞黄蝶。时易去,愁难说。析波浮玉醴,换火_银叶。拼醉也,马蹄归踏梨花月。
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故园同此夕,长望一霑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