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
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跋恩上人诗》是宋代诗人牟巘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景象:风势阻隔了风景的传达,诗人坐在天目山山顶,月光洒在周围。在山脚下,雷声响起,就像婴儿在呼喊一样。诗人推测这是因为山中的僧侣耳聪目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宏伟。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阵风吹断了风景的传达,
我坐在天目山山顶,月光明亮。
下方雷声响起,像婴儿的呼喊,
山中的僧侣耳聪目明。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景象。风势阻隔了对风景的领略,但诗人坐在天目山山顶,透过清澈的夜空,他能看到明亮的月光。在山的下方,雷声响起,如同婴儿的呼喊。诗人推测这是因为山中的僧侣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聪明的感知能力。
赏析:
《跋恩上人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风势阻断了风景的传达,但诗人却能够在天目山山顶领略到明亮的月光。下方的雷声仿佛是婴儿的呼喊,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诗人对山中僧侣耳聪目明的猜测,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丰富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诗人对山中僧侣的凭空猜测,也给人以想象和遐想的空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的思考。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