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
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
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璘。
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
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
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
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
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八声甘州·诵公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奕。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
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
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璘。
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
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
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
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
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古代文人才华的赞叹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诗开始说自己已久未诵读公众所共知的古文诗篇,自问自己的衰老终将有谁来记载。然后回顾了自晋朝至宋朝以来,包括隋唐等朝代,文人辈出,但自己却像旁观者一样默默无闻。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那些闪耀光芒、才华横溢的文人的称赞,他们追求文学的光辉超越万丈,却甘愿迎合权贵,如永王璘。然而,作者提到有一个人卓尔不凡,是汾阳老人,他坚守着自己的真诚和正直。
然后,诗中转到了另一个场景,作者提到并不是在沈香亭上(指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所在地),写着无关紧要的题目,或是在踢起尘土的靴子下(指的是庸俗之地),而是希望能穿着锦袍来到西方,让明月从天上堕落到江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的文化环境的向往和对庸俗世俗的厌弃。
最后,诗中提到作者经过鲁国(指的是孔子的故乡鲁国),带着一尊酒杯向过去的伟大文人致敬,产生了自己可能是前世的怀疑。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于理想文化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奕对于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处境和时代的反思。通过对不同时代文人的对比,他表达了对于高尚文化和真诚精神的渴望,同时也对功利和庸俗的世俗环境表示不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诗词的典型作品之一。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崖窦乳堪啜,凝眸翠作屏。老禅初定起,山鸟中呼名。
郁萧空殿倚云霓,玉气珠辉冠紫微。暂到帝城朝斗会,却思岩窦负琴归。日奔内景乾坤静,泉漱清音杞菊肥。却到水乡深邃住,晴岚掩映簇春晖。
独帆如飞鸿,清江转山急。回首白云多,山寒夜中泣。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