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骚北风急,杳杳白支飞。
江汉波新起,蒹葭露欲晞。
狂歌闻凤鸟,楚制见荷衣,历历先贤趣,南浮亦庶几。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祐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祐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臺。神宗熙宁元年卒于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刘敞诗,以青武英殿聚珍版《公是集》(福建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六卷本(简称名贤本)、《宋百家诗存》所收一卷本(简称诗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简称明抄本)、清干隆十五年刘氏刊四卷本(简称刘本)。并酌採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简称广雅本),与底本同一系统,偶有异文,亦予出校。新辑得的集外诗编爲第二八卷。
《八月旦始凉》是宋代刘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八月旦始凉》
骚骚北风急,
杳杳白支飞。
江汉波新起,
蒹葭露欲晞。
狂歌闻凤鸟,
楚制见荷衣,
历历先贤趣,
南浮亦庶几。
中文译文:
北风狂吹,声音凄厉,
远处飞来一群白鸟。
江汉之间波浪涌起,
蒹葭上的露水即将消散。
狂歌之声传来,似乎是凤凰鸣叫,
楚国的制度中出现荷花衣,
历代的先贤们的风采历历在目,
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效仿其中的一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八月初的清晨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北风急促地吹过,给人一种寒意逼人的感觉。远处的白鸟飞翔,给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感觉。江汉之间的波浪起伏不定,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蒹葭上的露水暗示着夜晚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诗中提到了狂歌和凤鸟,展现了充满激情和美好的艺术境界。狂歌可能是指一种放纵自我的歌唱方式,而凤鸟则象征着祥瑞和吉祥。这些元素都给人一种欢乐和希望的感觉。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代先贤的敬仰和希望自己能够效仿他们的品质和行为。南浮指的是南岳衡山,是古代文人士子修身养性的地方。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卓越,以达到先贤们的水平。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追求卓越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先贤趣味的描绘,诗词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态度,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发内在的潜力。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杜鹃声里又花红,处处阴云日影蒙。心事太平人事好,眼前无物不春风。
发机外机,遣句中句。明眼衲僧,不知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