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啭圆吭,流韵入清杳。
当时太晚计,花前来不中。
致使惜春人,问声恨先老。
正缘幽谷春,朋友在久要。
争春快先鸣,地乃失友道。
日坞集芳栏,名园唱清晓。
得路共迁腾,此事不草划。
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鲜好。
歌舞兴未阑,秋空乐晴昊。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八月道宫闻莺》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以充满阳光和生机的八月为背景,描述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密林中鸟儿欢快的歌唱声,如流水一般流入清澈而遥远的地方。然而,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意识到已经太晚才计划前往花前,错过了花前的美景。这使得怀念春天的人们感到遗憾,他们问着自己的声音,埋怨时间过得太快,年华已逝。
诗中提到了幽谷中的春天,朋友们在那里已经等了很久。诗人希望争取春天的先机,早早发出歌声,以防错过友人的到来。然而,由于迷失了道路,诗人未能及时与朋友们相会。
接着诗中描绘了日出时太阳的光芒照耀下的芳草栏杆,以及名园中清晨的歌声。诗人感慨地说,这一路上虽然有欢声笑语,但这些美好的景象和经历并没有被写下来,只能在心中留下记忆。
最后两句表达了当下秋色的高远,金色的衣袍依然鲜亮美丽。歌舞的热闹仍在继续,秋天的天空晴朗辽阔,给人们带来欢乐与享受。
这首诗以清新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充满生机和美好景象的八月景色。通过诗人的感叹和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逝去的感慨,同时也传递出对春天和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思考。
学问分明有本根,一编鲁论幸今存。奈何至理难穷究,愿与良朋细讨论。欲探圣传千古秘,莫令心鉴一毫昏。吾侪总在生成内,要识无私造化恩。
九重天子人中贵,五等诸侯阃外尊。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乾坤。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野望无山色,长天一抹清。陌树齐如画,其下有人行。
寻大道,不在路迢迢。云水清闲真自在,姹婴相伴做逍遥。此理有谁消。马风子,悟彻十分乔。两脚轻狂街上舞,往来独许弄风飙。明月杖头
越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故国遗臣空北望,异乡作客独南归。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