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月二十日天晓》

清晓潮初过,西风猎弊裘。
肯为贫士地,偏觉老人愁。
蟋蟀声弥急,梧桐色渐愁。
残星余几点,吾独倚吾楼。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八月二十日天晓》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二十日,天刚亮,
清晨潮水初退去,
西风吹猎着寒冷的裘衣。
愿意为贫穷的人们分一块土地,
却感到老人的忧愁。
蟋蟀的声音越来越急促,
梧桐树的颜色逐渐凄凉。
已经消失的星星只剩几点,
我独自倚立在自己的楼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八月的清晨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退去、西风吹寒、蟋蟀鸣叫和梧桐凋谢等景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贫困和老年忧愁的关切。最后,诗人以独自倚立在楼上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无奈的感受。

赏析:
《八月二十日天晓》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方回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敏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无奈的思考。诗中的潮水退去、西风吹寒、蟋蟀鸣叫和梧桐凋谢等景象,通过象征手法,寄托了诗人对社会贫困和老年困境的关切之情。最后一句“吾独倚吾楼”,展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人生无奈的领悟,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方回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忧愁和孤独的清晨景象,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关怀的思考。

  •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

    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 《戏题四绝句其三·犬争功》

    雪毳文毛虚有表,防奸禦寇且无功。中宵谁解频频吠,庭皎秋蟾树褭风。

  •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谢公早有远志,陶子晚知昨非。帝允我乞骸疏,汝见吾衡气机。

  • 《沁园春》

    一笛横风,稳转船头,系楫大江。还有人争说,鸣琴手段,教侬重吐,锦绣肝肠。不复少年,插花槌鼓,雅意在乎云水乡。阳关泪,笑琼姬犹恋,奇俊王郎。谈兵齿颊冰霜。有万户侯封何用忙。借烟霞且作,诗中队仗,鹭鵷已是,归日班行。收敛平生,筹边胸次,以酒浇之书传香。消凝处,

  • 《秋云篇赠别郭东皋》

    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秋风偏促愁怀恶,世情况比秋云薄。人生踪迹本难期,还与秋云共飘泊。与君相别动经秋,握手俄惊大火流。谁知楚泽搴蓠日,复轸青门折柳愁。此时惆怅看秋云,

  • 《发柳河》

    清晨驱马两崖间,霜重风高极险艰。前日使人冲雪去,今朝归客踏冰还。道旁榛莽樵苏少,野外污莱耒耨閒。还似昔年经历处,下弦残月插东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