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

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
曾记和云折,惟愁着雨空。
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
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
曾记和云折,惟愁着雨空。
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
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八月二十三日的三溪书房欣赏桂花的情景。诗人观赏到两朵桂花,它们的芳香更加浓烈,与其他的一朵桂花不同。诗人曾经体验过和云朵一起摘取桂花的美好时光,但此刻他只感到心中忧愁,因为雨水让桂花无人赏析。他回忆起过去曾游历的明月窟,感受到古老山丛的意境。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天的中秋节,但他仍感觉仿佛秋天还没有到来。

赏析:
《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通过描绘桂花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绘,突出了其中两朵花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它们异于常人的香气。这种对比和独特性,可以被视为诗人对于自身与众不同的感受的一种投射。诗人在这一切美好的背后,却感到忧愁,因为他无法再次体验过去的欢乐时光,被雨水打破了与云朵一同采桂的愿望。这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结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诗中的明月窟和小山丛,给人以一种幽静、古老的感觉。明月窟可能指的是一个山洞或景点,它代表了无尽的宁静和古老的智慧。小山丛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多样性。这些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带有一种深情厚意和禅意。诗人借助这些景物,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词的意境。中秋节已经过去了十天,但诗人却感觉到秋天似乎还没有完全到来。这里,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一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桂花、明月窟和小山丛等形象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呼应,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境丰富的描写,传递出对人生流转和时光消逝的感慨,让读者在细微之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瞬间的珍贵。

  • 《永遇乐》

    风折新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透。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一枝钗子未插,应把手挼频嗅。相思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将欲、黄昏时候。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王对酒。

  • 《江外除夜》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 《闵雨》

    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

  •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 《和李尧俞郎中西归有感》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自有文章为鼓吹,只将廓庙等云山。百年有酒堪留念,万事无心忘驻颜。郎署分符旧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间。

  • 《分山岭望灵宝峰》

    千寻万仞峰,灵宝号何从。盛立同吾道,贪程阻圣踪。岭奇应有药,壁峭尽无松。那得休于是,蹉跎亦卧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