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青要未降霜,溪边独对露华凉。
风清月白兴不浅,斗转参横夜未央。
每望庾尘频障扇,莫逢伊笛据胡床。
扬晖千里谁同赏,心折刀头快理航。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一个清凉的八月夜晚,独自站在溪边,仰望明亮的月光时的内心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半青要未降霜,
溪边独对露华凉。
风清月白兴不浅,
斗转参横夜未央。
每望庾尘频障扇,
莫逢伊笛据胡床。
扬晖千里谁同赏,
心折刀头快理航。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尽管还未到霜降的时候,但秋意已经渐浓。他独自站在溪边,感受着夜晚的凉爽。风清月明,使他的情感和兴致变得更加深沉。夜空中的北斗星转动着,时间仿佛停滞而夜晚无尽。每当他远望远方的庾尘山,频频摇动着屏风,或者在胡琴的伴奏下,心中充满了对美景的向往和思念之情。然而,由于距离的遥远,他无法与共赏之人相会。他的心情如同刀尖般脆弱,快意般畅快。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人借助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使诗词中蕴含着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也能与诗人一同沉浸在宁静的夜晚,体验到秋天的凉爽和月光的皎洁。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圣朝文物古难过,何事寒门宠遇多。父向石渠新拜职,子从金殿又登科。须教枚马暂踪迹,堪笑巢由隐薜萝。报国报君何所有,一心待欲枕长戈。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长怀禁御宴嬉年,帐殿深沉望碧莲。秦地河流疑象汉,上林宫缭欲扪天。恩盃兰末流霞溢,跸道梧阴綷羽鲜。紫陌暮归人籍籍,汗帷挥雨杏粘鞯。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