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潦收四野,晴云无一斑。
忽惊龙六缺,远见鸣皋山。
凉飚入毛发,颢气清心颜。
悠然念吾友,逍遥城阙间。
思陪篮舆尾,共此登临闲。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洪水已经退去,四野恢复了宁静,天空中晴朗的云彩没有一丝瑕疵。突然,我惊讶地发现天空中的云朵形成了一个缺口,远处的鸣皋山映入眼帘。凉风吹拂着我的头发,清新的空气使我的心情愉悦。我心中念着我的朋友,仿佛置身于逍遥的城阙之间。我思念着与朋友一起欣赏风景的时光,共同登临这座宁静的山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六日经过天街时的所见所感。秋天的洪水已经退去,大地恢复了宁静,天空晴朗无云。然而,作者突然发现天空中的云朵形成了一个缺口,远处的鸣皋山映入眼帘,给人一种突然的震撼和惊喜。凉风吹拂着作者的头发,清新的空气使他的心情愉悦。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思念起他的朋友,仿佛置身于逍遥的城阙之间。他怀念与朋友一起欣赏风景的时光,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一同登临这座宁静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六日经过天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作者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天空晴朗无云、鸣皋山的出现以及凉风的吹拂,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清新的气息。同时,作者通过思念朋友的表达,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景物描写融为一体,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子猷无乘兴舟,越石有长啸楼。雪灭千山踪迹,月照几家乐愁。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秋光风露天,令节庆初筵。易象家人吉,闺门女士贤。招邀菊酒会,属和柳花篇。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遥疑挂树猿。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
匣剑光芒射斗牛,持携天下洗人仇。英雄心胆老犹壮,道路风尘行未休。名重更须完小节,义高何必论闲愁。蒙蒙细雨陵阳市,折取重梅上酒楼。
竹下门敲,又呼起、胡蝶梦清。闲里看、邻墙梅子,几度仁生。灯外江湖多夜雨,月边河汉独晨星。向草堂、清晓卷琴书,猿鹤惊。宫漏静,朝马鸣。西风起,已关情。料希音不在,女瑟娲笙。莲荡折花香未晚,野舟横渡水初晴。看高鸿、飞上碧云中,秋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