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

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
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
劝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星彗云出,
天狗欲堕鸣。
狗扫不见迹,
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
箕斗垂光晶。
劝尔长星酒,
收祲看太平。

诗意:
这首诗以观察天空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八月十三日的夜晚。长星和彗云出现,预示着天狗的嚎叫即将发生。然而,即使仔细搜寻,也无法找到天狗的踪迹,但河汉星河却清晰地横亘在天空中。秋季的河汉星河变得更加明亮,箕斗星座的光辉闪耀。最后,诗人劝诫人们举杯畅饮,以迎接和平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通过观察夜空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意境。长星和彗云的出现象征着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即将发生,而天狗的鸣叫更加强调了这种紧张感。然而,诗中提到狗扫不见迹,意味着人们无法直接察觉到这种变化,这使得河汉星河的出现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河汉星河在秋季变得更加清晰,箕斗星座的光辉也更加闪耀,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变化的循环。最后,诗人以举杯畅饮的方式,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诗人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

  • 《姚屯田挽诗》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 《和谢单推宋卿惠诗》

    逃空每喜足音闻,之子相逢真可人。知友无非大父行,求君须向古人伦。蛮烟倾盖情如故,蜀茧题诗墨尚新。文采风流百不俗,更馀笔力挽千钧。

  • 《清明即事》

    柳迳桃溪碧草芳,故园遥寄水云乡。老来转使宦情薄,春思颇增诗兴长。教子文书容自勉,逢人尊酒为谁忙。海棠却似怜衰朽,依倚东风试晚妆。

  • 《龙山会(夷则商昆陪陵幕府诸名胜载酒双清赏芙蓉)》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绡红洒。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挂。

  • 《水调歌头(上辛幼安生日)》

    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丰神英毅,端是天上谪仙人。夙蕴机权才略,早岁来归明圣,惊耸汉庭臣。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绣衣节,移方面,政如神。九重隆眷倚注,伟业富经纶。闻道山东出相,行拜紫泥飞诏,归去秉洪钧。寿嘏自天锡,安用拟庄椿。

  •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