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诗词。诗意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独自游赏安国寺山庭院的情景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诗意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独自游赏在安国寺山庭院的情景。九重城是指宫殿的高楼,将城与天空相连,花界则是指世界般的花朵。诗句“三五秋生一夜风”描绘了秋风吹拂树叶的声音。广宣行(广宣上人)是诗人在安国寺的山庭院中游赏时倾听钟声的地方,云散后是指雨过天晴,此刻的夜空万籁俱寂,只听备受启迪的天月之音。接着,诗人描绘了广宣行所在的含凉阁,这座建筑像连接仙境一样,承露盘高出上宫,可见它是多么的高贵与庄严。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夜晚独自游赏时的心境,他沉思着自己的忧愁,与外界热闹的客人和清谈不相同。整首诗意典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寂静的夜晚氛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蚋》

    蚓穿槁壤及黄泉,蜂采花房与柳绵。微蚋么麽殊嗜好,以醯为蜜甕为天。

  •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 《望月婆罗门引 中秋夜》

    柳边*榭,倚兰人共月孤高。乱云脱坏崩涛。一片广寒宫殿,桂影数秋毫。尽掀髯老子,露湿宫袍。人生此朝。能几度、可怜宵。况对清尊皓齿,舞袖织腰。碧空如洗,拚一醉、河倾转斗杓。今夕乐、归梦临皋。

  • 《落第寄沈询》

    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别到江头旧吟处,为将双泪问春风。

  • 《登楼三首》

    群山南走失所往,百川东逝兹其穷。天低水国疑将压,人过月塘愁欲空。

  • 《投宿山家》

    清流抱孤村,秋意澹林木。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残叶水边黄,危峰天际矗。日暮何处归,人烟在修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