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白发三首》

忆昨鬓毛殊未白,斑斑已复见于诗。
天公嫌汝底相耗,故遣齐生不待衰。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白发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三首

忆昨鬓毛殊未白,
斑斑已复见于诗。
天公嫌汝底相耗,
故遣齐生不待衰。

诗词中的“白发三首”用以描述作者自己的白发。第一句“忆昨鬓毛殊未白”,表达了作者回忆过去时鬓角的头发并未完全变白。第二句“斑斑已复见于诗”,指出已经在自己的诗作中出现了斑白的头发。通过这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年纪渐长,头发变白的现象。

第三句“天公嫌汝底相耗”,借用天公的形象,暗喻岁月的消磨和时光的流逝。这里的“汝底相耗”指的是头发逐渐变白。天公嫌弃头发的老去,象征着自然界对老年人的无情。

最后一句“故遣齐生不待衰”,表达了作者的坚持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和创作能够在年老之前得到充分的展现,不要等到衰老之后才被人们所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己白发的现象,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在岁月无情的冲击下,作者仍然保持着对创作的热情和对生命的追求,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人生观和审美追求。

  • 《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鸟道度嶮绝,禽名通古今。筑亭聊驻马,息木未成阴。路峻天应近,崖幽雾更深。畏途犹避热,坐有蹑云心。

  • 《药市》

    肘后应难一一传,多将灵药种仙山。仙禽捣就仙翁卖,挑杖悬壶走世间。

  • 《喜赵宾旸至次韵舟行二首》

    别后生涯两更微,裹粮东路是耶非。我才疋马荒山出,公亦轻帆下水飞。市酤未成投辖饮,閒枰聊解烂柯围。会须一骋吴山目,同上严家九陇矶。

  •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韶光归汉苑,柳色发春城。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青葱当淑景,隐映媚新晴。积翠烟初合,微黄叶未生。迎春看尚嫩,照日见先荣。倘得辞幽谷,高枝寄一名。

  • 《谪仙吟赠赵道士》

    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 《浸碧即事》

    冰壶清浅酒杯深,雨闹风荷一阵阴。琴调半残看晋帖,更寻棋局伴秋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