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白荷花》

玉娥独自到书屏,不管人间暑气深。
待得诗成花已谢,应无好句惬花心。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白荷花》是一首宋代王柏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娥独自来到书屏,
不顾人间炎热夏天。
等到诗成花已凋谢,
或许没有佳句满足花的心思。

诗意:
这首诗词以白荷花为主题,描绘了一个玉娥独自来到书屏前欣赏白荷花的情景。尽管夏天的酷热环境,但玉娥无视了人间的暑气,专心地欣赏和吟咏白荷花。然而,当她完成了诗篇时,已经看到花朵凋谢残败。玉娥猜测,可能没有诗句能够真正满足花朵的心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白荷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玉娥独自一人到书屏观赏白荷花,表现出她对美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诗中的白荷花代表了纯洁和高尚之美,而玉娥则象征了诗人的情感和灵感。她在创作诗歌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专注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带有一丝无奈和思索。当玉娥完成了诗篇时,她发现花朵已经凋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的短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的困惑。无论诗篇如何精妙,似乎都无法完全捕捉到花朵的美丽和心思。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诗人独自赏花的画面,并通过对时间、美和创作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追求。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美的价值。

  • 《秋夜》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 《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

    听雨侵阶竹,归艎入槛荷。天晴龟曝背,人静鸟吟柯。挟册弟兄对,煮茶宾客过。居閒在此乐,余乃事奔波。

  • 《墨子引古语》

    唇亡则齿寒。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 《长生草为叶峭峰赋》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丹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峭峰山中客,道眼

  • 《红绣鞋》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

  • 《九日寄陈君举舍人》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