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百舌》

柳条初重草初肥,烟湿园林晚未晞。
百种堪怜巧言语,一般惟久好毛衣。
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鹂趁背飞。
谁道关关便多事,更能缄默送芳菲。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作品评述

《百舌》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春天初至的景象。柳条初发,草木初绿,园林中弥漫着烟雾,夜晚尚未完全消散。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潮湿的感觉,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了"百种堪怜巧言语",这是在形容百舌鸟。百舌鸟是一种善于模仿各种声音的鸟类,它们能够发出各种巧妙的鸣叫声。这里的百舌鸟象征着多样的声音和语言。

接着,诗中提到了"一般惟久好毛衣",这是在形容松鼠。松鼠是一种长毛的小动物,它们善于攀爬和储存食物。这里的松鼠象征着勤劳和节俭。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人物形象。"欺凌红杏从头宿",这是在描述红杏花被霜冻侵袭的情景。这里的红杏花象征着美丽和脆弱。"讽刺黄鹂趁背飞",这是在揭示黄鹂鸟偷袭的情景。黄鹂鸟是一种善于模仿声音的鸟类,它们常常在背后突然出现。这里的黄鹂鸟象征着讽刺和背叛。

最后,诗中提到了"关关便多事,更能缄默送芳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百舌鸟和松鼠的赞美。百舌鸟和松鼠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百舌鸟善于言辞,而松鼠则通过行动表达。作者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无论是多言或是沉默,它们都能传递春天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其中的生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于多样性的赞美。它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崇寿院霜钟双阁》

    吾闻海上多云气,万状千形各殊异。人间亦有亦等奇,二钟之山盖其类。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岩隙颇幽邃。料应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玲珑断续瘦入骨,奇怪嶙峋复苍翠。身如抵掌在灵谷,又若謦咳发深隧。笙竽金石不一音,风浪翻腾随所寄。我来天晴江面平,遂得优游访天秘。

  • 《句》

    湛湛直通龙渡水,虢虢傍过鹿头山。

  • 《水调歌头》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 《田氏南楼对月》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 《送别》

    江边出相送,君去我当返。徘徊未忍还,孤帆夕阳远。

  •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熠熠蜚鸟,振翮愿升。去其南陵,集于北陵。耻与黄口,附风超腾。鹤鸣在皋,鴚惨于冰。翼彼南风,亦怀其乘。我思伊人,终莫可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