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半山亭》

万叠岚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锁烟扉。
半山落日樵相语,一迳寒松僧独归。
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
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半山亭》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半山亭,山坡上的小亭子。
万叠岚光冷滴衣,云雾弥漫的山光映在冷寒的衣裳上。
清泉白石锁烟扉,清澈的泉水流过白色的石头,如同锁住了烟雾弥漫的门扉。

半山落日樵相语,山下夕阳下落时,樵夫们相互交谈。
一迳寒松僧独归,一条小径上,寒松下,一位僧人独自回归。

叶堕误惊幽鸟去,落叶飘落,不经意地惊扰了幽静的鸟儿,使其飞离。
林空不碍断云飞,林间空旷,不妨碍断云飘逸自如。

层崖峭壁疑无路,多层的峭壁陡峭险峻,令人怀疑是否有路可行。
忽有钟声出翠微,突然传来钟声,从翠绿的山间传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坡上的小亭子,亭子前是万叠岚光,云雾弥漫,给人一种冷寒的感觉。亭旁的清泉流过白色的石头,如同锁住了烟雾弥漫的门扉。在山下,夕阳西斜,樵夫们在交谈,而一位僧人独自归来,寒松下的景象寄托出一种静谧和宁静。然而,一片落叶的飘落却惊扰了幽静的鸟儿,使其飞离。山林空旷,断云飘逸自如,而崖壁陡峭,给人一种没有路可行的错觉。然而,突然传来一阵钟声,从翠绿的山间传出,给人以一丝希望和出路的暗示。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一种静谧、宁静和希望的情感。作者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山林的幽静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词以山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亭周围的景色和活动,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希望的情感,同时也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