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
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
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
江枫千百年,时作海潮音。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报恩寺权公方丈》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
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
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
江枫千百年,时作海潮音。
诗意:
这片金渊多宝的土地,非常幽深。
一个佛寺的方丈,安稳地坐在这里,难道一定要栖息在山林之中吗?
站在池塘旁边,照见佛像的面庞,看着竹子的空心,人的心灵也会变得空灵。
江上的枫树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时而似海潮般的声音随风传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佛法的体悟。诗人通过对金渊(指佛寺)的描绘,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幽深和宝贵。他认为,一个人可以安稳地坐在权公方丈的位置上,不一定需要远离尘嚣,栖息在山林之中。临池照佛面,看着竹子的空心,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内心净化和修行的追求。江枫千百年的变迁和海潮般的声音,则可能象征了生命的起伏和无常,以及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相当常见,这首诗词也可视作仇远对佛法和修行的一种思考和表达。
临邛久倦客,彭泽赋归来。念我何为者,趣时良殆哉。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晓车愁蹇蹇,春耜负莓莓。虚名自缰锁,丰壤成污莱。目想社枌老,心知门柳摧。神阡迷马鬣,柏表被狸灾。一闻里人语,夜静成多怀。他日还燕泣,前忧成误哀。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
天街欲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花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雨气兼香泛芰荷。回舟冒雨懒披蓑。夜阑风静水无波。白酒追欢常恨少,青山入望岂嫌多。人间荣辱尽从他。
江左风流久擅名,成章掷地作金声。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