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报具阙》

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
归欤雅有一黄犊,愧甚何来双白鸥。
但得浊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研冰自补山人处,莫为区区费庙筹。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报具阙》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事情都不如人家,还是罢休吧,
我又带着书籍坐在孤舟上。
回到家中,雅致的有一只黄毛犊,
我感到非常惭愧,为什么有双白鸥呢?
只要有浊醪供给燕社饮用,
就能无妨地侍奉明月和老菟裘。
我在山人的地方研究冰雪自我修补,
不必为区区的祭祀费心思。

诗意:
《报具阙》表达了作者方岳的一种清贫自足、宁静自在的心态。诗中,作者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境况,但并不以此为忧。他坐在孤舟上,带着书籍,回到家中后,看到家中雅致的环境,不禁感到惭愧。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丧,而是以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享受着浊醪和明月的陪伴。最后,他表示自己在山中修炼自己,不需要为了区区的祭祀而费心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赏析:
《报具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怀。诗中的对比手法,将自己的不如人之处与家中雅致的环境相对照,通过自嘲和自省,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山中研究冰雪,不为俗务所累,表达了对自然和心灵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境界。

诗词中的"浊醪"和"明月"都是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浊醪是一种粗糙的美酒,代表着俗世的欢愉和纯朴的生活。明月则象征着高洁、纯净和远离尘嚣的境界。诗人以这两者为伴,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己的贫穷和不足的反思,凸显了对内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对于物质和名利并不过分追求,以清贫自足的心态过上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 《喜晴行呈陈宰》

    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幕府山头对碧天,英英群彦满樽前。共扶元气回阳九,各放光明照大干。短李迂辛杂嘲谑,箕张牛奋总安便。独怜何逊今漂泊,望断寒云暮霭边。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

  • 《蝶恋花(春风一夕浩荡,晓来柳色一新)》

    寒意勒花春未足。只有东风,不管春拘束。杨柳满城吹又绿。可人青眼还相属。小叶星星眠未熟。看尽行人,唱彻阳关曲。心事一春何计续。芳条未展眉先蹙。

  • 《赠周东卿画鱼》

    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短褐波涛旧,秋雨菰蒲深。

  • 《曲江》

    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