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诚屡吐,甬东分赐。
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
宝锷红委。
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
尚望论功,荣还故里。
降令曰,吴亡赦汝,越与吴何异。
吴正怨,越方疑。
从公论、合去妖类。
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
渺渺姑苏,荒芜鹿戏。
董颖,字仲达,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官太学正。博通五经。有《霜杰集》,已佚。清康熙《饶州府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薄媚(第六歇拍)》是宋代董颖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爱情和家乡的悲伤和愧疚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哀诚屡吐,向东分赐。
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
宝锷红委。
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
尚望论功,荣还故里。
降令曰,吴亡赦汝,越与吴何异。
吴正怨,越方疑。
从公论、合去妖类。
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
渺渺姑苏,荒芜鹿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爱情和家乡的悲伤和愧疚之情。诗中的“哀诚屡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悲伤的情感,而“向东分赐”则指向爱情的失去。作者将自己置于荒凉之地,心知自己的愧疚。诗中提到的“宝锷红委”指的是爱情的终结和美好的回忆。鸾凤分离,辜负了对方的恩情,作者感叹自己的情感不如虞姬那样深沉。诗中还提到了自己希望能够回到故乡,以重新获得荣耀。降令赦免吴国的人民,但越国对此并不信任,吴越两国之间存在着怨恨和猜疑。最后,诗中以姑苏的景象来暗喻自己的心境,形容姑苏的荒芜和鹿戏,折射出作者对爱情和家乡的伤感和失落。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作者对失去爱情和家乡的悲伤之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的愧疚之感。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对社会关系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昔日松江上,潮翻定海来。而今旧桥水,不到半江回。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风暄雨暖日和柔,道是穠春不道秋。楚楚江枫新结束,柿红衫子锦缠头。
岁暮远交朋,携筇背洛城。往来兴废地,今古别离情。叠翠嵩峰色,泻寒伊水声。他年再相会,却讶白髭生。
几劫澄烦思,今身仅小成。誓将云外隐,不向世间存。
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衡开丈幅直逾咫,不见枝梢见根柢。恍疑湘浦推篷行,飒雨惊飙过双耳。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