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宝山寺寒食次韵和阆翁》

缘阴啼鸟春将老,古寺垂杨日未西。
客子欲归风满袖,桃花无语水流溪。
有人蔬笋忘饥渴,何处松楸杂笑啼。
淮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

作者介绍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宝山寺寒食次韵和阆翁》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云笼罩下,啼鸟唤醒了春天,而春天也渐渐老去。
古老的寺庙里,垂下的杨柳还未被夕阳晒红。
客人欲归家,风吹得满袖沙沙作响,
桃花无言,只有水流溪涛的声音。
有人品味着蔬菜和笋子,忘记了饥饿和口渴,
在何处可以看到松树和楸树混杂在一起,听到笑声和啼声?
我愿意在一位僧人的榻榻米上度过一段时光,
请问,题过这首诗的人是谁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宝山寺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渐渐老去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阴云笼罩、啼鸟春老等形象,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主题。古寺中垂下的杨柳和桃花的无声,形象地描绘了静谧的寺庙景象,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诗中的客人意欲归家,袖风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即将离别的感觉。而作者提到的忘记饥渴的人,以及松楸树下的笑声和啼声,暗示了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道理。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榻榻米的向往,同时询问了后人在此题诗的人是谁,展示了诗人对文学传承和交流的关注。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泊、超脱的境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艳女词》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 《闲居泉州》

    平世功名不可期,羝羊自恨触藩篱。劳生漫弭众人谤,虽死肯辜天下知。劝进偶能回漠北,输忠犹忆佐边陲。秋风一夜翻庭绿,晓看髭髯半作丝。

  • 《送人》

    缺月古城东,相送出兰渚。游鱼时避去,宿鸟忽空举。顿忘离别情,孤舟同笑语。今日掌中杯,明朝蓬上雨。

  • 《饮谢公辅家》

    皇天于春自着意,安排未遣东皇家。朝雨已教润压土,晓风更将寒约花。诗篇驱使到老得,酒船拍浮即生涯。四年逢春今日好,可是芳物年年加。

  • 《黄鹤楼歌》

    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鱼游仰飞鸟。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晴江依旧泻浔阳,横鹤无由归故乡。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 《题败荷》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