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千古必音尘,绝妙肝肠好受宰。
四帙升觉悬日月,百年修短误君亲。
天边尚记丝纶手,地上今无磊砢人。
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是宋代曹彦约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宝泰寺中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随即以同韵作挽歌。
诗意:
这位先生的声名将永存于世,他的品德和才华令人称道。他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但他毫不畏惧地承受了命运的摆布。他的学问渊博,智慧超群,犹如日月悬挂在高高的书堆之上。然而,百年光阴的流逝却使他与亲人的相聚变得匆匆忙忙。虽然他已经离世,但他的名声仍在天边延续,他的事迹仍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现在他已离开人世,再也无法在尘世中留下任何痕迹。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曾鸿父侍郎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曾鸿父侍郎是一位卓越的人物,他的生平充满了荣耀和挑战。他的学识渊博,使他如同高悬天空的日月,照亮了整个世界。然而,百年光阴的流逝让他与亲人的相聚变得短暂而匆忙,这也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作者通过对曾鸿父侍郎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敬仰之情。诗词中的意境清新而凄美,字句间透露出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曾鸿父侍郎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反思。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词让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有所触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运用精准,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词以饱含深情的笔调和才华横溢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曹彦约细腻的情感和出色的写作技巧。
蓬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书卜凤凰。玉珮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云香。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人在莺花里,春归杖屦中。风迎何处鹤,宿我洞门松。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繁霜疑有雪,荒草似无人。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何掾张椽傲,每重德璋亲。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吟贺西成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