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漳演後,维舟楚泽边。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
夜雨侵床漏,晨炊凑鼻烟。
劳生我其分,十口亦飘然。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宝应野泊》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宝应湖野泊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伏枕漳演后,维舟楚泽边。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
夜雨侵床漏,晨炊凑鼻烟。
劳生我其分,十口亦飘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宝应湖野泊的境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词开篇写到作者伏枕在漳演之后,坐在船上,靠近楚泽的边缘。这里的漳演和楚泽都是地名,给人一种宁静和辽阔的感觉。
接着,诗词描述了作者身体的状况,他的筋骸已不再年轻壮健,而世间的物质需求却逼得他生活拮据。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艰辛的感叹。
然后,诗词描绘了夜雨侵床漏的情景,以及清晨炊烟凑在鼻间的感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碎和不易的体验。
最后,诗词以“劳生我其分,十口亦飘然”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劳动所得的满足,即使只是维持生计,也能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十口亦飘然的意思是即使家庭人口众多,也能过得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活艰辛和对劳动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领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散步登城郭,维舟古树傍。澄江浮野色,虚阁贮秋先。却酒淋衣湿,搓橙满袖香。西风吹白发,犹逐少年狂。
列屋娥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燀燀出车,投袂以趋。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秀色粲当筵。索句濡毫云閤里,清坐袅炉烟。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病马犹依枥,饥鸿更著行。深宵风雨后,万里道途长。骨立难看镜,愁来怕举觞。少年轻聚散,曾笑客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