旛竿袅影入青冥,暮鼓朝钟镇不停。
劫火几灰龛底像,西风两减塔层铃。
市人祈福心苗异,庙祝求金口角灵。
三十六变登绝顶,日中长玩七元星。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北高峰》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北方高峰的壮丽景色,并融入了宗教信仰和自然景观的意象,展现出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北方高峰为背景,通过描写旛竿、暮鼓、朝钟、劫火、塔层铃等景物,展现了山峰的壮丽和庄严。首句“旛竿袅影入青冥”借用了旛竿的形象,使得山峰的高耸和延绵感得以表现,仿佛旛竿的影子穿透苍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暮鼓和朝钟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使诗中的山峰更显得庄严肃穆。劫火和龛底像的描绘将宗教元素引入诗中,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虔诚。西风减弱了塔层铃声,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衬出人文景观的庄重,使诗中的山峰更加恢宏。
下半首以市井人民和庙祝的行为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祈福和敬仰之情。市人祈福的心苗异,意味着人们殷切的祈愿和希望,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充满了力量和热诚。而庙祝则是代表了人们向神明祈求金口角灵,金口角是佛教中常用的形容贤者智慧的词语。通过市人和庙祝的行动,诗人把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对智慧的追求融为一体,强调了信仰和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三十六变登绝顶,日中长玩七元星”,展现了诗人对山峰的登临和欣赏之情。三十六变指的是攀登山峰的艰辛和变化多端的过程,登绝顶则是到达山峰的最高处,体验壮丽景色的象征。日中长玩七元星则表达了作者在山顶上逗留的时间很长,玩赏七颗星辰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山峰美景的痴迷和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高峰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宗《北高峰》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以北方高峰为背景,展现了山峰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宗教信仰和自然景观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诗中以旛竿、暮鼓、朝钟、劫火、塔层铃等景物描绘了山峰的庄严与壮丽。旛竿的影子穿透苍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暮鼓和朝钟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使山峰更显庄严肃穆;劫火和龛底像则引入宗教元素,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虔诚。西风减弱了塔层铃声,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衬出人文景观的庄重,使山峰更加恢宏。
下半首以市井人民和庙祝的行为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祈福和敬仰之情。市人祈福的心苗异,意味着人们殷切的祈愿和希望,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充满了力量和热诚。庙祝代表了人们向神明祈求智慧和灵感,强调了信仰和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三十六变登绝顶,日中长玩七元星”,展现了诗人对山峰的登临和欣赏之情。攀登山峰的艰辛和变化多端的过程,到达山峰的最高处,体验壮丽景色的象征。作者在山顶上逗留的时间很长,欣赏七颗星辰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山峰美景的痴迷和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高峰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信仰和智慧的独到感悟,同时表达了对山峰壮丽景色的欣赏与沉醉之情。
檐声点滴送愁频,梦雨连江遽一旬。杜老多情还动本义,坡公何事却伤神。渭城官柳难留客,巫峡行去不见人。可是蓱号工洒道,东郊淮备要迎春。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君家有美竹,绕庐千百个。种时意虑深,别后年华过。颜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石间鸣溜去,烟外哀禽和。子特何依因,兹焉辜啸卧。慈亲齿发暮,学宦非敢惰。风云乖会遇,羽翼顿摧挫。遗经极精究,收功若计课。怀策游钜公,鲠语几喙唾。忍腹大穷归。离魂费招些。予尝欲论荐,身微
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玉楼琼树晓烟披,拥衲开门四望学。清旷世人谁似我,雪中更到子猷溪。
草木敷荣怕入秋,霜天却自不穷愁。弹丸都把黄金铸,乱挂疎挂冻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