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悲歌四
何处春风吹晓幕,
江南渌水通朱阁。
美人二八面如花,
泣向春风畏花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悲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美丽的女子,表达了美丽易逝的主题。
首先,诗人描述了春风吹动帷幔的情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春风既代表了生机和希望,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诗中的“何处春风吹晓幕”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暗示了一天的开始以及时间的推移。
接着,诗人以江南为背景,描绘了水清晰通透,可以看到朱阁的景象。江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人墨客眷恋的地方,因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著名。这里的江水清澈,可以通透地看到底部的朱阁,形成了一幅美丽景象。
最后,诗人描述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她面如花,年仅二八。诗人通过对她的描写,表达了美丽与年轻的短暂性。她在春风中流泪,表达了她对花儿凋零的恐惧和不舍。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将情感对比了出来:春风流动的帷幔与女子的流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推移,以及美丽的易逝性。
这首诗抓住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痛苦,以及对美丑对比的矛盾感,表现出顾况细腻而感伤的情感。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颇恨著鞭先,自言乞身迟。拳拳慕下风,直欲梦见之。还朝挹高致,气宇清且夷。称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词。始见荷倾倒,笑谈欲忘疲。况当秋风高,滥吹参试闱。鼎脔得一尝,豹斑
独客行愈远,此儿真自痴。江流浩呼汹,栈路凛欹危。好鸟迎人处,凉风拂面时。山头破茅驿,索笔又题诗。
国色名花俱绝代,玉人甘后本双身。劝君薄薄施朱粉,莫遣名花妒玉人。
小亭露压风枝动。鹊炉火冷金瓶冻。悄悄对西窗。瘦知罗带长。欲眠思殢酒。坐听寒更久。无赖是青灯。开花故故明。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满岩扉。晨趺未雨千花落,晚渡临风一锡飞。定有鱼龙窥供钵,应无尘土上禅衣。宝文圣偈谁为争,只恐林泉亦暂归。
曾掌兰台篡旧闻,亦瞻玉座和来薰。戆愚漫有诛奸笔,疏拙元无乞巧文。执简自知愧南董,免冠谁肯救朱云。消磨不尽惟诗在,社友寻盟意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