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溘,更愁霖雨曈曨。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原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农民在北郊辛勤劳作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疾苦和人事天命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春不及与劭农,
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溘,
更愁霖雨曈曨。
田苗粒粒祈禳里,
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原丰虽我志,
更须人事与天通。
诗意:
在诗词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不能与农民们一同享受春天的喜悦,而是在十月的时候去北郊劳作,为了丰收而努力。接着,他提到了旱云和阴云,暗示了干旱和阴雨对农作物和农民的不利影响。他感到忧虑,因为田间的庄稼和人民的命运都牵动着他的心。最后,他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忧虑,表示自己的志向虽然是为国家贡献力量,但也需要人事和天命相通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北郊农民的劳作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赏和关注。作者通过描述旱云和阴云,表达了对干旱和阴雨对农作物和农民生活的担忧。他通过田苗和民命的对比,将农民的辛勤劳作与国家的繁荣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他对国家疾苦的关切。最后,他强调了人事和天命的相通,意味着个人的努力和天意的配合是实现国家繁荣的关键。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农民的劳作和国家的命运之间的联系。作者通过农民的辛勤劳作,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贡献的决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农民的艰辛,又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电光莫追,石火犹迟。构弗及处,心不可识,智不可知。
古寺孤云际,寒斋落叶中。消愁惟是酒,无奈酒尊空。
越王台下路,搔首叹萍踪。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风。鼓声残雨后,塔影暮林中。一样连营火,山同河不同。
楼上鼓,转□□。□□□□□□□。思妇想无肠可断,□□□□□□□。
海近云气昏,禹迹开茫茫。晴要列障逻,什伍屯平冈。顷遭七年旱,骤见九秋黄。腰镰喜复悲,泥水新圃场。县侯初下教,官赋无丰荒。错挥制锦刀,戏作编氓创。身上催租瘢,短褐愁盖藏。谭为五县最,荐飞十剡章。逡巡掌邦计,跬步封侯王。江淮十万师,待饲正颉吭。禾麦今已登,妇子
有牲在绦,从以骍牲。或肆或将,有洁其俎。神嗜饮食,铋铋芬芬。莫腆于诚,神其顾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