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
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
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北山作》是刘克庄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山作》中文译文:
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
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
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北山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刘克庄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超然情怀。他的身体已经消瘦,生活过得非常清贫,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正适合他作为一个隐士。
接下来的两句“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和在野外坐下观天的情景。他在山中行走时心无旁骛,把时间和地点都忘记了,只专注于山林的景色和自然的美好。在野外,他静静地坐着观察天空中的星辰,寻找宇宙的奥秘。
接下来的两句“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表达了诗人在山野间的创作和沉思。他将自己的瘦弱的字体题刻在石头上,将自己内心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出来。他的诗寥寥数语,却能抒发出世间的寒冷和他对山林云雾的领悟。
最后两句“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表明诗人近来仍然保持着对世间琐事的冷漠和超然态度。他不关心尘世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和文学创作。
整首诗以北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清贫隐逸生活的向往,并展现了他在山野间的创作和思考。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宇宙的元素,以及诗人对于世事的淡漠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凫鹥踏波舞,树色接横塘。远近蘼芜绿,吴宫总夕阳。
野色晴晖展画屏,绿槐古樾两娉婷。却嫌一带无情竹,只放金华半段青。
为客久南方,西游更异乡。江通蜀国远,山闭楚祠荒。油幕无军事,清猿断客肠。惟应陪主诺,不费日飞觞。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