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围坐石,大海浴金轮。
不识入城路,唯修成佛身。
出生来虎子,持咒拱山神。
何必工吟苦,机衡自绝尘。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本无师住甸阳山庵》是薛嵎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松围坐石,大海浴金轮。
不识入城路,唯修成佛身。
出生来虎子,持咒拱山神。
何必工吟苦,机衡自绝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甸阳山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薛嵎对修行的追求和对尘世繁琐的超脱。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佛教修行和个人心境的意象,从而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诗的开篇"万松围坐石,大海浴金轮"描绘了甸阳山庵周围茂密的松林和辽阔的大海,石头上坐着的修行者在金色的阳光下沐浴。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修行者在宁静中获得的喜悦。
接着诗人写道"不识入城路,唯修成佛身",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和功名利禄的冷淡态度。他选择远离尘嚣,专心修行,追求内心的净化和超脱。
下一句"出生来虎子,持咒拱山神",揭示了诗人自身的背景和信仰。"虎子"意指勇猛的本性,而"持咒拱山神"则反映了诗人对山神的崇拜和依托。这一表达既强调了个人的力量和决心,又体现了对信仰的虔诚。
最后两句"何必工吟苦,机衡自绝尘"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不必勉强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应该在心灵的宁静中追求真正的境界,使自己的诗歌摆脱尘世的浮华,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修行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态度,展现了薛嵎独特的诗意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追求自由的精神,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问雪堂、归去何
满院荼蘼开尽,杜鹃啼梦醒。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几度恨沈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神物护诗书,星斗见光气。惜无千人力,负此万乘器。生前一樽酒,拨弃独何易。我亦奉斋戒,妻子以为累。子如双井茶,众口愿其尝。顾我如麦饭,犹足填饥肠,陈诗传笔意,愿立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