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碧澜堂》

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蒨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瑽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作品评述

《碧澜堂》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郁郁葱葱的城墙阴影下,一条宽广的溪流静静地流淌。
我问是谁建造了这座华丽的堂宇,它的门窗靠着高高的岸边。
答曰这是唐朝的地方官,他的文采当时是无人能及的。
华丽的席筵摆设得特别高,宾客和辅佐的人才都是杰出的。
吹箫的音乐在落日的余晖中飘荡,绘画像云朵般散开。
勇士们挥动旌旗,水上战斗展示出奇异的娱乐。
站在水边,赋予新的诗篇,大家都感叹着共同的热情。
战争的烽火已经多次燃烧,城池多次更迭。
歌声早已消逝,邮亭锁在溪畔。
高台倾斜,鸟儿和鸟群纷纷飞下,栏杆破损,凫鸟和瑽鸟四处乱飞。
唯独南山依然青翠,仍然在我的眼中可见。

诗意与赏析:
《碧澜堂》描绘了一幅明代时期的景象和历史变迁。诗中以自然景观和建筑为背景,通过描写城墙、溪流、堂宇等元素,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美景。

诗人在诗中询问堂宇的建造者,得知是一位唐朝的地方官。他的文采出众,堂宇华丽,宾客和辅佐的人才也都很优秀。这些描写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和文化的兴盛。

然而,诗人也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烽火多次燃烧,城池频繁更迭,歌声已经消逝,邮亭也锁闭在溪畔。高台倾斜,栏杆破损,鸟儿四处飞散,这些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战乱的破坏。

然而,尽管战乱过后的景象不复存在,南山依然青翠。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的讴歌,也可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希冀和追求。

《碧澜堂》通过对自然景观、建筑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示了明代时期的社会繁荣和战乱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过石门滩》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 《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