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
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
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
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
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
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
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
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
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景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
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
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
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

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
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
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

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
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诗词的中文译文:

峭崖怪石交错,险峻的山壁横亘。
遥望紫色和翠绿之间,古往今来仙人与释迦并存。
阳光照耀在悬崖上,高处连通玉京仙境。
阴谷中月光洒下,如同梦中游历神奇的城池。

果然石门打开,其中有一条银河倾泻。
幽深的洞穴通向幽窈的仙境,门户穿越虚无的光明。
泉水如珍珠般流淌,水面上盖着丝缦缨帘。
我行走其中时,担忧被仙者迎接。

轻言细语引起回响,寂静的山林自然雷鸣。
拄着拐杖来回往复,繁琐的事务终将平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神秘的仙境景色。诗中的"碧落洞"是指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洞穴,洞内充满了奇特的景色和仙境之美。

诗人以生动的形容词描绘了洞穴附近的景色,如峭崖、怪石、险峻的山壁,给人以壮丽而奇特的感觉。诗人用"紫翠"来形容远处的景色,暗示了仙境的神秘和美丽。他提到了阳光射在悬崖上,高处连通玉京,表达了仙境的高远和神圣。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穴内部的景色,如阴谷中洒下的月光,如同在梦中游历奇异的城池。他描述了洞门打开时,银河倾泻而下的壮丽景象,以及洞穴的幽深和神秘。洞穴内部幽窈的仙境,门户通向虚无的光明,给人以脱离尘世进入仙境的感觉。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担心自己行走其中会被仙者迎接,表达了对于进入仙境的敬畏和恐惧。他的轻言细语引起回响,山林寂静时雷惊,表现了自然界对他的回应和共鸣。最后,他提到自己拄着拐杖来回往复,繁琐的事务终将平息,表达了回归尘世的决心和对平凡生活的烦扰的厌倦。

整首诗词通过对仙境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于美丽与神秘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厌倦和对仙境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想象力的冲击,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超然世界的境界。

这首诗词揭示了苏轼作为文人的情感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儒道思想和对仙境的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烦扰和对于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以清新、奇特的语言和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鸡菜岭》

    烟雨蒙蒙不湿衣,春风欺客逞寒威。篮舆无著新愁处,小酌村醪款竹扉。

  • 《玉徽亭》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 《汝南湾》

    当时只号汝南湾,后有三人住此间。自谓逸民须隐约,并称贤士想高闲。只缘水味都殊异,且欲邻居数往还。好事有时相就饮,不妨铛脚对青山。

  • 《建溪十咏其九延平津》

    积水深无际,神龙此屈蟠。媚川珠彩动,射斗剑光寒。燕脯谁能寄,犀灯岂易看。负书当瑞圣,何若蛰洪澜。

  • 《送僧雅觉归东海》

    山川心地内,一念即千重。老别关中寺,禅归海外峰。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几夜波涛息,先闻本国钟。

  • 《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光阴催我才,衰病亦堪邻。残腊不多日,余生能几年。有为俱是妄,无事即成仙。近得安心潮,莆团学坐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