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后歷右神策军都虞侯、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僖宗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劒南西川节度,进检校司徒,封燕国公。徙荆南节度,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俄徙淮南节度副大使。广明初,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封渤海郡王,为部将毕师铎所害。诗一卷。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卒僖宗光啓三年。补诗四句。
《边方春兴》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描写了边地春天的景色和军队的活动。诗意深远,充满豪情壮志。
译文如下: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诗中的“草色青青柳色浓”描绘了春天边地的景色。草地上青青的颜色和密集的柳树增添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是“玉壶倾酒满金钟”,这句描绘了军营里举办酒宴的场景。玉壶倾酒象征着盛情款待,金钟满酒象征着热闹的气氛。
然后是“笙歌嘹亮随风去”,这句描绘了笙歌的声音飘荡在风中。长笛、笙箫是古代宴会上常见的乐器,嘹亮的声音伴随着春风,更加增添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最后一句“知尽关山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对边地关山的思考。关山是边境的象征,守卫着边疆百姓的安全。作者此句表达了对士兵们辛苦守卫边境的无限敬佩,也表达了对国家边界安全的关切。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春天的赞美、对军人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关切。通过对边地春光和军旅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军队的祝福和向往。这首诗充满着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展示了唐代边地的生活和景色,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心怀家国的情感。
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一心天不夜,千里用长秋。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岭南为郡带名曹,万里江山兴咏饶。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
屈指江山好,南中古晋康。龙潜开王气,燕寝贮清香。恩数优新守,君王奉太皇。政成归奏最,小陆亦为郎。
凤于飞,差差粹羽今逢时。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老眼知人明月竟,时情荐士冷稭灰。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春梦无凭犹懒起。银烛尽、画帘低垂。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妆阁慵梳洗。闷无绪、玉箫抛掷。絮飘纷纷人疏远,空对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