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边户》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欧阳修。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边境户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家世、生活状态以及对抗胡虏的勇敢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境户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的艰辛和忠诚。诗中提到,边户的家世使他们时刻准备应对胡虏的侵袭。男孩们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而妇女也能够灵巧地使用弓箭。他们每天都面对着胡虏的威胁,但他们从不畏惧,仿佛胡虏不存在一样。每当遇到胡虏,他们总是能够迅速反击,使敌人付出伤亡的代价。
诗中还提到了澶州盟,这是指北宋和辽国在澶州签订的和约。和约虽然宣称免除了战斗,但实际上两地仍然需要提供赋税和租金。将吏们被告诫不要引发战事,而朝廷则更加注重远大的图谋。边户们生活在界河边上,他们深知不能越界捕鱼,以免引起边界纷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境户的生活状态和背景,表达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他们在边境上守护家园,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首诗词赞美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并展示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气。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照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况乃嫔嫱微,未得当獯鬻。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塚哭。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一时抱微恨,千古留賸馥。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覆。守道萧傅死,效忠
五云楼阁武昌宫,曾挫曹瞒百万雄。今古兴亡付流水,江山弹压赖元戎。折衡尊俎笑谈里,极目关河指顾中。准拟明年会京洛,为君沽酒醉春风。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社家寥落不成欢,虽是芳春似岁残。旧雨已将消息断,新诗那得递相看。邃中疏冷梅花韵,箸里酸辛菜甲盘。谁是伐檀有遗咏,空令惆怅在河干。
连年宽水旱,天若相悬车。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鱼。先生饭不足,贤者食无余。老我知何幸,晨盘厌美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