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九》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神霄宫殿五云间,
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许群臣亲受籙,
步虚声裹认龙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汴京(今天的开封)宫廷的盛况。宫殿高耸入云,上面有五彩斑斓的云彩,象征着神圣和尊贵。羽服、黄冠是皇帝的服饰,代表着皇权和威严。"晓班"指的是早朝时群臣的朝服。诗中还提到皇帝颁布诏令,允许群臣亲自接受皇帝的谕旨,并行礼膜拜皇帝,以示对皇权的敬仰和忠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宫廷的盛况,展现了宋代皇权的威严和庄严。神霄宫殿高耸入云,五彩云彩的形象使人联想到神仙居所,给人一种神圣而超凡的感觉。诗中的羽服、黄冠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和权威,彰显了皇权的崇高地位。而诏许群臣亲自接受皇帝的谕旨,步虚声裹认龙颜的场景更加凸显了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整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皇宫的盛况,展示了宋代皇权的庄严和威严,给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皇权的崇敬和对宫廷盛况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皇权的威严。它是一首具有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的诗词作品,通过艺术手法使人们对宋代宫廷的庄严和威严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