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五》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厩龙媒十万蹄,
春池蹴踏浪花飞。
路人争看萧衙内,
月下亲调御马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汴京(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的景象,以及皇家御马归厩的场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权势和皇家威仪的赞美之情。
赏析:
首句"天厩龙媒十万蹄",以天厩为背景,形容了数量众多的御马,将龙作为比喻,突显了御马的威武和庄严。接着,"春池蹴踏浪花飞"一句,描绘了御马在春天的池塘中嬉戏奔跑,蹄子踢起水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揭示了宫廷的繁华景象,表现了皇家的荣耀和气派。
接下来的两句"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则揭示了民众对于皇家御马的景仰和仰慕。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赞叹皇家的威严和气势。而皇家则亲自调遣御马,展示了其崇高的地位和权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皇家御马的气势和民众对它的景仰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对皇家御马的描写,诗人既表达了对皇家的赞美,又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民众的景仰。这首诗具有鲜明的宫廷特色和皇家意象,展现了宋代官场和皇家威仪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权力的向往。
江湖岂非壮,浩荡不可寻。安知一斛水,坐得万里心。植蒲翠节耸,种莲柴实沉。群鱼不盈寸,泳浅安其深。主人乐幽事,清兴生中林。独观物性得,鹏海均牛涔。
金陵烟草绿,玉塞霜天白。万里隔关山,年来断消息。
未过蒋山关,须过蒋山关。过得蒋山关,呼唤不回,牢笼不住。平地鼓洪波,青天撒白雨。石田笑嘻嘻,未敢轻相许。射虎不真,徒劳没羽。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纤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自从嫁得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理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见,七月七日桥边渡。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年来五十筋力衰,不耐风霜不耐雪。手为寒凋可鑢磋,足为冻冽如刀切。泥泞跋涉负涂豕,硗确陟降蟠山鳖。欹行横行又跳行,忍痛忍饥复忍渴。此劳此苦岂再堪,焚舟之战惟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