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汴京纪事二十首》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描述了当时汴京(即今天的开封)的景象和社会情况。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描绘了帝城的氛围,其中提到了王气和妖氛的交织。这里的王气指的是皇室的威严和统治力,而妖氛则指的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混乱。诗人表达了胡虏(指外族)对于这种王气和妖氛的无知和轻视。这首诗传达了对当时政治乱象的担忧和对皇室权威的忠诚。

接下来的几首诗词中,诗人提到了仍然存在于汴京的太平遗老,他们时常为国家的动荡而流泪,向南天祈求安宁和稳定。这些诗词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老一辈人的忧国之情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整体而言,《汴京纪事二十首》通过描绘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老一辈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展现了刘子翚对于政治乱象的关注和对太平时期的美好向往。这组诗词既有社会批判的成分,也蕴含了作者对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 《霜天晓角》

    双峦斗碧,寒玉雕秋壁。两道凝螺天半,横无限、青青色。拍案涛声急。似鼓临邛瑟。窗下镜台鸾去,空留得、春山迹。

  • 《清平乐》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 《浯溪图》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 《偈颂五首》

    狂风暴雨轰霹坜,满庭撼动花狼藉。红红白白已周遮,何劳饭袋重拈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