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别李仁甫》

君向星江结草庐,我来抵掌笑相於。
三盃碧液涨甆盏,一缕青烟缠竹炉。
剑舞春风花烂熳,琴弹夜雨竹萧疎。
明朝拄杖知何处,猿叫千山月满湖。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别李仁甫》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情景,表达了离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君向星江结草庐,
我来抵掌笑相於。
三盃碧液涨甆盏,
一缕青烟缠竹炉。
剑舞春风花烂熳,
琴弹夜雨竹萧疏。
明朝拄杖知何处,
猿叫千山月满湖。

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李仁甫的离别场景。首句“君向星江结草庐”意味着李仁甫离开,修建了一个茅草屋在星江之畔。诗中的“星江”可能是指李仁甫所在的地方,这里通过“结草庐”来表达离别的情景。

第二句“我来抵掌笑相於”表明作者对李仁甫的离去并不以为意,以笑容相送,但这种笑容中也隐含着作者的不舍之情。

接着的两句“三盃碧液涨甆盏,一缕青烟缠竹炉”描绘了离别时的饮酒场景。作者倒满了碧绿的酒液,酒液涨满了酒杯,一缕青烟从竹炉中升起。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快乐氛围,但同时也透露出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接下来的两句“剑舞春风花烂熳,琴弹夜雨竹萧疏”描绘了作者在离别后的心境。作者心情低落,剑舞中的花朵仿佛在春风中盛开,琴声在夜雨中回荡,竹子的声音显得孤寂。这些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明朝拄杖知何处,猿叫千山月满湖”表达了作者在离别后的彷徨和迷茫。明天到来时,作者拄着拐杖不知道去何处,千山之间传来猿猴的叫声,月亮挂满了湖面。这些景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迷茫和无处安放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离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李仁甫的离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离别后的孤独和迷茫。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给人以深深的离愁之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 《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约周愚卿兄弟及许景阳相过》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

  • 《送苏公佐屯田知单州》

    柏上有群乌,一乌飞向东。方栖头与人司吉凶。八月禾已获,九月黍已舂。竞持美酒相庆乐年丰。借问何能尔,时平无困穷。

  •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 《星诸兄挽词》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 《守居园池杂题·北园》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