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已六载,相逢有余哀。
公私两多事,灾病百相催。
无酒与君别,有怀向谁开。
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别刘郎》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别已六载,相逢有余哀。
公私两多事,灾病百相催。
无酒与君别,有怀向谁开。
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
诗意:
这是一首别离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刘郎相别已有六年之久,如今重逢却感到悲伤和遗憾。在这六年中,诗人经历了种种公务和私事的繁忙,同时还遭遇了种种不幸和疾病的催逼。在与刘郎告别时,无法共饮美酒,却心怀思念,不知向谁敞开心扉。诗人深知相隔百里的距离,但愿刘郎能前来与他团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别离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和对刘郎的期盼。首句"一别已六载,相逢有余哀"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别离已有六年之久,重逢时却带有悲伤之情。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六年里所经历的繁忙和不幸,以及时间的催促。"无酒与君别,有怀向谁开"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刘郎共享美酒,但内心却怀抱着深深的思念,却不知向谁倾诉。最后两句"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表达了诗人深刻地意识到相隔百里的距离,但仍然期望着刘郎能前来与他相聚。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亲友团聚的渴望。诗人通过揭示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感受,让读者感同身受,进而引发对亲情和友情的共鸣。同时,诗词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情感更加直接而深刻。整首诗词以别离为主题,展现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抒发了作者对亲友间情感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让读者在感受离别之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深深的人情味。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白帝如今已有权,骄阳退壁渐凉天。兑支一霎风来享,供送三更月与眠。山水秋来浑是画,宾朋酒后总成仙。暗蛩弹镊知何处,远树长川忽眇锦。
已矣嗟麟趾,青衫正少年。才优合芸阁,时异倏桑田。雨散伤同辈,风流瘗九原。何当刍一束,挥洁玉人前。
阙地起九原,弥天戢一棺。不图竟哭子,恶耗摧肺肝。不信事难许,欲信心未甘。子寿讵止此,止此宁天悭。赴死轨独短,熟视不能拦。修促事切身,自主乃地权。亦思与命抗,时至行帖然。徒令后死者,叩天讼其冤。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相袭好事人,砂缾和月注。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後来并恐没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