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别岁》

富贵日月速,贫贱觉岁迟。
迟速不须问,俱作不可追。
亲旧旦酣饮,送尔天北涯。
岁岁虽无情,従我历四时。
酌尔一杯酒,留我壮且肥。
长作今岁欢,勿起异日悲。
掉头不肯顾,曾莫与我辞。
酒阑气方横,岂信従尔衰。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别岁》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岁月的迅速流逝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情。

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富贵的时光如日月般飞逝,
贫贱的岁月却感觉漫长迟缓。
无论迟缓或是迅速,无需询问,
它们都已成为无法追寻的过去。
亲朋好友今天痛饮一番,
送你离我远去的北方天涯。
岁月纷纷虽然没有情感,
却伴随着我历经四季的变迁。
举杯与你共饮一杯酒,
留下我健壮而丰腴的身影。
长久地享受今年的欢乐,
不要让悲伤在未来再次兴起。
转身离去时不肯回顾,
从未与我告别的机会。
酒宴的气息依然横溢,
怎能相信你已经衰老衰弱。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描述,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的主题。诗人苏辙在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将富贵与贫贱、迟缓与迅速进行对照,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楚。诗人通过描绘与亲友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他鼓励自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欢乐,不让悲伤和遗憾阻碍前行。诗词最后以酒阑气方横的形象,暗喻岁月依然充满生机,与诗人的豪情壮志相映成趣。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悟,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思考和对别离的感伤。它以富有感染力的形象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人以思考人生的启示。

  • 《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送寿师新加命服后归蜀》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 《同诜兮过竹忘斋中》

    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 《禅人写真求赞》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鳞潜寒水,鹤梦月林。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写出梦中身,你道真不真。槁寒秋在眼,渊默醭生唇。道环谁谓无象,空谷自来有神。父子不传些子妙,白首侬家老斲轮。

  • 《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 《惆怅(二首)》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